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图标 服务项目 图标 新闻中心 图标 捐款方式 图标 爱心榜 图标 公益动态 图标 PPT在线 图标 信息披露 图标 市县传真 图标 法律法规 图标 文件库 图标 微公益
 
捐款方式
银行转账
邮局汇款
网上捐款
短信捐款
现场捐赠
公益苑地 首页 >  公益苑地
慈善法进入立法快车道
发布时间:2016-2-4 浏览量:

关键词:慈善立法 
     2015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共11章115条。分别就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慈善捐赠、慈善信托、慈善服务、信息公开、促进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
     10月31日,草案全文在中国人大网公开,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是我国首部慈善领域的专门法律,对于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经公布便引起社会各界热议。
     2005年民政部开始推动《慈善法》立法,十年时间,公益慈善行业翘首以盼。对于草案的出台,大多数人表示了肯定。慈善组织登记的门槛被降低,公募被有条件放开,税收优惠、慈善信托得到了关注,对社会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回应……
     与此同时,公益慈善行业、学界、法律界人士纷纷从不同角度对草案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修改建议。
     12月2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二审。二审稿对社会各界的意见进行了回应,并采纳了部分建议。
     二审稿删除了一审稿的“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采取公开募捐方式开展公开募捐”表述,强调“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合作开展公开募捐,募捐款物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管理。”进一步加大了税收优惠力度,增加规定:国家对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一审稿中对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的方式及其地域限制的规定,二审稿作了改动,对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募捐信息开展公开募捐不作地域限制。慈善信托与公益信托的关系更明确,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采取慈善信托即公益信托方式开展慈善活动……
     12月2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议案,决定将慈善法(草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草案采取广义的慈善概念,降低慈善组织和慈善信托的设立门槛,放开公募权,加大扶贫济困等慈善活动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内容,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瓶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邓国胜)
     慈善立法是2015年立法里面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作为一部行为法兼组织法,草案可能会引起比较大的争议,因为它可能无法充分实现一个组织法的意图。慈善组织的权利义务如何界定,筹款限制条件,互联网慈善能否体现现代互联网的发展性,都会是比较有争议的地方。 
来源:《公益时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贾西津)

上篇:2016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召开 | 下篇:趋向规范、融合的2016年公益
图标
Copyright ©  www.gsxwg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电话:0931-8121796 8121799 传真:0931-8121799 E-mail:gsxwb123@126.com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陇ICP备11000153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448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4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