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我工作以来的十多年里,最有意义的事要数在基层乡镇的工作和参与希望工程事业。
也未曾想到,“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这句话会成为我的励志之语。要做到健康、乐观、向上的“好好活”本属不易,还要努力去做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有意义的事,实在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
给我说这句话的,是已逝的香港苗圃行动的义工陈诚励大姐。这位内地长大、香港创业,重走过长征路、十分干练豁达的大姐,是我最知心的忘年交。
2008年初春,香港苗圃行动的助学事业转入甘肃陇东,做希望工程的我也有缘和苗圃的义工一起工作。
“小鑫同志,早上好!我是小励姐,给任务来了。嘻嘻!苗圃4人预察小组,目前正在审查静宁和崇信的4所学校,现有几条相关的问题需要您来解答,请尽快将答案告诉我,行吗?谢谢!”,陈大姐总是在愉快的问候和严格的要求下“安排工作”。
因为远隔千里,我们的工作联系主要靠邮件、短信、电话和实地跟进中的交流。我将一张张申请表、图纸通过邮件传到香港,接受工作组的审查;通过一张张问卷回答着香港义工提出的各式各样、甚至千奇百怪的问题。三年来仅和陈大姐已累计有两千多封往来邮件。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大量校舍成为危房,余震不断,灾情告急!我们的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抗震救灾之中。为了争取建校资金、赢得各界支持,参照苗圃的要求,我们紧急动员,市县团干部同心协力,选学校、填申请、做预算、搞初设,迅速筛选符合援建条件的希望小学。我们在办公室加班加点,保持QQ、手机24小时在线,县上报一个学校,立即修改审批一个,三天内筛选40所受灾小学做成规范的申请文本,建立了全市待援建小学项目库。
项目库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千里之外的陈大姐,陈大姐激动不已,带着苗圃义工奔赴地铁站、车站等场所宣传动员香港同胞出资建校,驰援灾区。
在我向陈大姐说明建设抗震小学的必要性和当地财力困难的现状后,苗圃董事局迅速通过申请,决定将援建平凉的首批四所小学的资助比例提高至90%,资助额由92万元增加到267.6万元。为苗圃的拳拳爱心所感动,我激动的几乎彻夜未眠。
我们做过的希望小学有不少,但最属苗圃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严格,甚至近乎苛刻。不论严冬还是酷暑,都要派义工对学校建设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进和监督。
仅平凉第一批项目4所学校就先后有6批工作组奔赴实地检查,而陈大姐就来了四次。其中年龄最大的义工刘达超,是一位已经退休的60多岁的飞机工程师,他在参加学校验收的过程中,仍然要亲自从天井爬上屋顶检查防水层处理的情况。
我拿出了十分的激情和努力配合苗圃的工作,对捐方提出的问题和要求立说立行,事不过夜,在具体衔接和项目实施中,始终从严要求,恪守承诺,让捐方和上级感受到当地的诚意。
严格的质量要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首肯,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在静宁县古城乡丁寺村何佐芝冯月燕慈善基金苗圃希望小学验收时,早早守候在学校的乡亲们围住了苗圃的义工们,大家都说,在我们山里修这么好的学校,真是我们丁寺人千年万年修来的福分啊!
当地一位八十多岁、缠着小脚的老奶奶,每次听到香港人来,都在孙子的搀扶下,带着苹果、土豆颤颤巍巍的来看望他们。陈大姐第四次碰到老奶奶时,早已泣不成声。
看到来自香港各行各业的义工们自付旅费,风尘仆仆的来到我们西北农村致力慈善事业,看到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看到他们工作起来赶早贪黑、废寝忘食,我被真正的感动了。在我们一再呼唤雷锋精神的今天,还是很少有人持之以恒的去奉献,但这些香港同胞做到了,他们对内地教育事业发展的渴望,对祖国强大的期盼,让我肃然起敬!
第一次见面时,陈大姐赠我她的著作《助学长征》,让我认识了一群以助学为目的重走长征路的“痴人”。放弃工作、耗时一年,去重新走一段革命者的长征之路,实在难以想象其中的艰辛。

为纪念汶川特大地震、筹款助学,苗圃又在甘肃境内组织了八段公益步行筹款活动。步行团成员来自香港各界,有上市公司经理、公务员、教师、医生、护士、家庭主妇;有一家四口齐上阵的,有一个公司10人组团的,还有很多夫妻、朋友、同事结伴而来。每段活动几乎都“人满为患”,来自香港的爱心人士先交捐款、再付旅费,用徒步行走的形式筹款助学。
“我要身体力行,帮助乡亲们做好教育事业。”今年63岁、拄着拐杖走完全程的香港退休工程师刘达超、74岁的苗圃义工周军立老人步履坚定,一直走在队伍最前面!15岁的吴嘉惠和其他大人一起走完了全程,“虽然走得很辛苦,但我觉得很有意义、很开心!”
筹款活动不仅为当地筹得70万元的建校助学资金,也对参与行走的人们一次特殊的教育。香港化妆师陈帼玑感慨的说,“这一次步行真的感觉获益匪浅,胜过十次去日本的豪华游!”
而不为人知的是,陈大姐的爱人梁建华当年放弃百万年薪毅然投身苗圃事业,陈大姐为了支持助学长征继而辞职,实如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的革命战友。我向陈大姐讨教如何做得到夫妻如此和谐可亲时,陈大姐说,夫妻要懂得互相欣赏!
这不正是处事之道么,若世上每一个人都如此,多看人的长处,欣赏人的长处,社会岂不更加和谐温情。
2009年8月3日,参加过“苗圃行动”助学长征全程的步行者香港义工李源昌先生,不幸因病去世,其家人将帛金全数捐予香港苗圃行动,为甘肃贫困山区助学长征小学兴建水窖。接到该项目后我深感震撼,李先生不仅身体力行助学善举,他的家人更是深明大义,再次用善举延续着慈善事业。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又是一位香港义工,阿福,在灾区一线舍己救人,把生命献给了雪域高原。在为阿福祈福的同时,我们不等上级部署安排,在最短时间内为灾区募集捐款二十余万元。
我刚参加工作在乡镇进村入户时,如果能为老乡做一点好事、实事的话,他们会一直惦记着你,在马路上碰见你会早早的停下脚步问好,逢年过节会带着鸡蛋、土豆等特产来看你,我觉得就是最乐意、最幸福的事了;参与苗圃的事业后,看到新建成结实漂亮的学校,看到乡亲们感动的泪水,特别是那位缠脚的老奶奶,用自己最朴素的方式向义工们表示感谢时,我的眼眶也同时湿润了,这才是最有意义、最值得去做的事。
回想起为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为了灾后重建而忙碌的工作和多少个不眠之夜,想起亲爱的陈大姐,如果说工作辛苦、委屈的话,都算得了什么呢?
很多人在考虑该怎么活,该做什么事的时候,我想,“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就是最好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