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身材,黝黑的皮肤,有条不紊的言行,这种无华的外表流露出他务实的工作作风,农民般的勤劳使他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工作成绩。他就是甘肃省基础教育先进工作者、甘南州教学骨干教师、卓尼县木耳镇国家电网爱心希望小学校长王坤。
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39岁的王坤,也曾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在乡下任教期间,他热爱学生,深入学生,在课堂上精讲多练,是严师。在课余,与学生谈理想,是朋友。他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对贫困的学生,他用自己的工资买铅笔、本子、书籍,救助他们完成学业。教书必现育人,育人必先爱人,王坤做到了这一点,深受小学生家长的爱戴。不但如此,由于他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积极请教别人提高自己,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潜心育人、寓教于乐,手里拿着教材,心里装着学生,17年来他不光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也兼顾音乐、体育、艺术、思想品德等科教育教学工作。
他对学生勤跟严管,所带的班级,无论是班风、学风、思想品德、行为礼仪等诸多方面,都是学校的典范。他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所带的班级在学校的各项比赛中一直名列前茅。
他与时俱进、认识超前,率先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作文教学当中,因教学效果良好而在全县进行了观摩教学。他勤于学习,看书阅报,摘记笔记,是一位学习型的教者。
他勤于思考,思维敏锐,见解深刻,学校大小教育教研会议都有他独到而精辟的阐述,曾经发表多篇教育教研论文于国家级、省级、州级刊物上(《更新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一文发表于2002年10月出版的《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论坛》一书、《诵读经典从娃娃抓起》被列为甘肃省十一五规划教研课题并已经开题),是一位专家型的教者。
群众信赖的校长
王坤因其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而倍受群众爱戴和组织上的器重。2003年3月组织上提升他为木耳学区校长。显然,乡以下学校的工作环境自然与城镇学校无法比拟,但正因为乡下孩子的单纯、天真烂漫和教师的勤恳朴实吸引着他留了下来,也因为农村出身的他似乎对农村的孩子更多了一份牵挂和关爱,他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把自己的‘根’稳稳地、深深地植入乡村基础教育这片热土。
木耳学区是一个大学区,散布在洮河两岸各个村落的学校有13所,教职工59人。有好几所村学地处林区,交通偏僻信息闭塞。王坤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当一名校长是十分困难的,而作为当家人的他,对于这一困难的境地,只能坦然的去面对。王坤校长首先从整章建制入手,针对人心涣散、教风学风不严、教学质量严重滞后现状而实施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学方案,提出了“向上看齐,拓展思路”的办学思想、“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加强了对村学的管理力度,每学期每月深入村学一次,检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消除了教师无故脱岗离岗的不良现象,鞭策了村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2006是他播种的季节,王校长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他带领职工利用双休节假日拉土填校园,绿化、美化、硬化校园,上级领导为之感动,纷纷出谋献策。2008年是他收获的季节,经县委、县政府搭桥引线,王校长争取到红十字会汤锦诚先生40万元捐资建成了大扎锦诚博爱小学;国家电网公司56.8万元捐资建成木耳镇国家电网爱心希望小学;香港金佳殿、金娑婆公司捐资10万元,贫困生棉衣400件,学生校服200套;王永庆项目捐资60万元的明德教学楼动工,使学校硬件建设得到极大的改善。
2008年,是卓尼县“两基”攻坚、接受省级“普九”验收的一年,由于木耳镇农牧村经济相对落后,群众观念相对落后,所以学生入学率低,他组织教师深入农牧村,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惠民政策,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个人不辞辛苦,常常为找回劝返一名失学或辍学儿童长途跋涉几十公里。再采取学校免一点、政府帮一点、家长收一点等办法,扩大了生源,使该学区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了28个百分点,2008年顺利通过省级“普九”验收。
本学期,学区校长王坤同志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趁着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东风,率先实施了农牧村“4+2”办学模式,学区下属大扎、七车两所小学和出纳村学近100名学生集中至中心小学就读,使学区的师资力量得到了重组优化,中心小学的各种资源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四、五、六年级英语和计算机课都由专业教师担任,为学生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本学期147名寄宿生享受到了寄宿生生活补助,现以统一了食宿。学生生活方便了,吃饱吃好了,家长放心了,但是他身上的担子更加重了,进大灶查看饭菜质量、卫生情况,进餐厅询问学生对饭菜的口感如何,晚上入宿舍查看学生被子盖好了没有、早晨进宿舍询问有无学生尿床及生病现象。披星戴月地奔波于学校管理的第一线,在学校管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管理理念,所以他又是一名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2002年、2003年、2008年学区综合目标责任考核全学区分别荣获卓尼县委县政府颁发的一等奖和二等奖,2003年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被团省委、少工委授予“红旗大队”荣誉称号。他本人也在2003年六月被评为州级教学骨干教师,2003年7月被甘肃省教科所评为“认助中国乡村教育先进工作者”,成为全县教职员工学习的楷模。
事物在特定条件下能将作用发挥至极致,年富力强的王校长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在乡村基础教育这个工作岗位上也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农牧存教育的落后现状,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所有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教师的艰辛工作”,者朴实的语言,如今就是他崇高人格的真实写照,也使他成为了乡村基础教育的领头雁,带领着全镇全县基层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为了促进乡村基础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不懈地奋斗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