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图标 服务项目 图标 新闻中心 图标 捐款方式 图标 爱心榜 图标 公益动态 图标 PPT在线 图标 信息披露 图标 市县传真 图标 法律法规 图标 文件库 图标 微公益
 
20周年专题
活动安排
工作纪实
市县传真
爱心典范
人物风采
图片报道
捐款方式
银行转账
邮局汇款
网上捐款
短信捐款
现场捐赠
爱心典范 首页 >  20周年专题 >  爱心典范
王成钦:28年的坚守与希望
发布时间:2011-10-9 浏览量:

      虽然已是93岁高龄,但他依然迈着蹒跚的步履,亲自到省希望工程办公室,郑重地将捐款交到工作人员的手上。他,就是王成钦,省地震局一位普通的离休干部。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和老伴周效惠坚持20多年捐资助学,从未间断。

      有人说,人有“三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而这“三乐”,正是王成钦夫妇生活的真实写照。

      王成钦是一位老革命,1938年到延安投身革命,并加入共产党,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随西北野战军转战至兰州。1983年7月离休后,他心里老琢磨着还能做点什么。

      “文革”时,王成钦曾被抽调到通渭县、庄浪县工作,亲眼目睹孩子们读书的艰难。简陋的课桌、破旧的教室,最难的是没纸没笔,孩子们只好拿木棍、炭芯在地上写作业。而老伴周效惠年幼时家境贫寒,上学成了她儿时最大的梦想。有一次她忍不住去私塾外偷听,被私塾先生发现,差点挨一顿打。年幼时的求学之苦在周效惠老人心中挥之不去,她知道还有很多孩子像自己当年一样,因家境贫困不能走进校园。夫妇俩一拍即合,决定捐资助学。

      “离休了,我们的生活都有保障,儿女们也都独立了,不需要我们帮忙。我们就想到投资教育,这对个人、家庭、国家都有好处。”老人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当时的想法。

      虽然是离休,但作为一般干部,王成钦夫妇俩的收入其实并不高。自从做出这个决定后,他们每月都会拿出大部分工资,买书本、文具等寄给天水、武威和老家山东等地的贫困孩子,这给两位老人的生活带来了莫大的快乐。

      1991年,甘肃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立,两位老人便开始向“希望工程”捐款。这一捐,就是整整20年。

      在一个略显破旧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了两位老人向社会捐款的数目和受资助学生名单。从最初的几十元到后来的几千元,每一笔捐款都浸润着他们浓浓的爱心。

      2009年,91岁的王成钦和89岁的周效惠夫妇又做出了一个决定:拿出所有积蓄共10万元,委托甘肃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立了“周效惠助学基金”,帮助乡村贫困女孩圆她们的大学梦。

      “感谢你们,为我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播撒了甘露,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得到资助的那一天,我激动得泪流满面,是你们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基金设立当年,就资助了85名贫困女生。一封封饱含深情的来信,表达着受资助女孩们的感激之情。捧读每一封信件,两位慈祥的老人心里充满了融融暖意。

      2011年2月,身患重病的周效惠还念念不忘贫困的孩子们。老两口以“周效惠助学基金”的名义,又向“希望工程”捐款1.2万元。

      不光是捐资助学,两位老人还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尽一己之力。早在1985年,王成钦就捐款500元,用于兰州科学馆的兴建。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们先后捐款1500元,支援灾后重建。去年,按照有关规定,王成钦增加了1万元的生活津贴,但他们却没给自己花一分钱。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王成钦第二天就去邮局汇款1000元支援灾区救灾。之后,他又购买了400元的青少年读物邮寄到灾区。随后,王成钦又向省慈善总会捐款1000元支援西南干旱灾区,向民勤县治沙植树工程捐款5000元、向省妇联“母亲水窖”捐款5000元……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3年到现在,两位老人各类捐款数额已达15万余元,他们亦成为我省希望工程捐款持续时间最久的个人捐助者。2009年,团省委、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两位老人“甘肃希望工程贡献奖”。

      与慷慨捐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成钦夫妇俩生活十分简朴,对物质的要求很低。一日三餐很简单,家里看起来再节俭不过,上世纪50年代的床,60年代的桌子,70年代的五斗橱。

      在两位老人的捐助之路上,一个个荣誉也接踵而至:“老有所为精英奖”、“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省直机关“助人为乐模范”……“我们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没有想过什么荣誉,只想在有生之年尽点力。”王成钦老人坦言道。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久前,91岁的周效惠老人悄然离开了她关爱着的孩子们。满怀对老伴的无限眷恋和对共同事业的执着,王成钦老人坚定地说:“只要活着,我们的捐助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上篇:情系黄土地的上海教授——记同济大学教授、定西市荣誉市民张佩英 | 下篇:陈大姐和她的386封邮件——香港“苗圃行动”援建平凉市希望小学侧记
图标
Copyright ©  www.gsxwg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电话:0931-8121796 8121799 传真:0931-8121799 E-mail:gsxwb123@126.com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陇ICP备11000153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448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4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