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图标 服务项目 图标 新闻中心 图标 捐款方式 图标 爱心榜 图标 公益动态 图标 PPT在线 图标 信息披露 图标 市县传真 图标 法律法规 图标 文件库 图标 微公益
 
20周年专题
活动安排
工作纪实
市县传真
爱心典范
人物风采
图片报道
捐款方式
银行转账
邮局汇款
网上捐款
短信捐款
现场捐赠
爱心典范 首页 >  20周年专题 >  爱心典范
与高尚同行,让青春绽放——记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九载支教路
发布时间:2011-10-9 浏览量:

工作缘起:响应号召,支援西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半个世纪前,我们的前辈们扎根边疆,扎根西部,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神圣的火炬已传递到了这一代的青年手中,去西部建功立业是青年们实现世代强国梦想的历史选择。1998年11月起,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起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西部志愿服务项目,号召青年志愿者们“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对终身有益的事!”

      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利于开辟高校毕业生健康成长的新途径,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福建师范大学作为具有百年深厚文化底蕴,对福建省教育发展有举足轻重影响的综合性大学,首先成为了最早参与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高校之一。为了把这一工作做好,九年来不断总结支教团的工作经验,及时调整完善支教计划,为志愿支教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持。

工作成效:教育支持,文化交流,改变观念,促进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于2002年开始启动研究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至今,前后共派遣九批共52名志愿者赴西部支教。志愿者定点在甘肃漳县支教,支教成效显著,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支教团,成为当地政府最放心的支教团。

      为此,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获得“2007感动福建年度十大人物”、“2006年福建省新长征突击队”光荣称号,研究生支教团也得到国家重点媒体多次报道。几年来,支教团不仅出色完成支教任务,还为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立足本职工作,授人以渔,关爱学生,出色完成支教任务

      九年来,九批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克服水土不服,高原反应,语言不便,条件艰苦等困难,通过自身努力,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中小学语、数、英、政、体、音、美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还一专多能担任所在支教学校部分校务工作;通过开设公开示范课,注重与当地老师的交流,着力提高当地老师教学水平;通过学习方法引导,改进学生学习能力,授人于渔;通过成立学生会,创办校刊,设立英语角,开设讲座,开通心理咨询,组建校园广播站等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活跃、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支教团队员早已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要践行爱心支教,大家一致认为支教的目的不仅在于教授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以我们的经历和知识教会学生懂得更多课本以外的道理,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支教团利用较为完整的时间,通过小故事、寓言、音乐等结合的形式,将学习、行为习惯、学校纪律等方面教学,以生动、新颖的教学方式教予,不断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同时支教团成员还关心孩子们的心里成长,主动与孩子谈心,给予心理辅导。除此之外,支教团队员还经常亲自下厨邀请家庭贫困的孩子一起吃饭;她们不辞辛劳,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补课。

      (二)立足母校资源,凝聚合力,广泛发动捐资助学

      九年来,研究生支教团已形成完善的资助体系,拥有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资助流程。在此基础上,支教团努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充分依托母校资源,开展了多样的捐资助学活动。研究生支教团通过开设网站,拍摄DV,联合强势媒体,宣传西部的教育现状、宣传支教活动。在媒体的关注下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如《厦门商报》在获悉支教团的情况后专门派4名记者于2006年5月21日抵达漳县实地采访,同时带来了福建省厦门市广大市民的热心捐助;在东南电视台播出支教团自主拍摄的《西部娃的渴求》专题片后,与三家媒体联合主办大型义演,收到捐款2万余元;福建东南电视台、福建广播电视报联合为漳县斜坡小学捐建了图书馆(图书有三万多册);同时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漳县新寺80余名贫困生结成对子进行资助,发起“为了西部娃,捐出一本书”活动……

      研究生支教团在西部开展支教工作都得到了母校的大力支持。校学生社团组织西部爱心联盟在榕城各大高校掀起了一场“关注西部、关注漳县”的爱心捐助活动,共募捐了玖仟多件衣物和部分款项。第二届支教团联系母校及社会相关单位共同为漳县贫困学生募捐,共收到衣服六仟余件和资金一万二仟多元,并利用这笔钱在漳县成立了“西阳助学计划”,历届支教团又不断争取新的资金,充实“西阳助学计划”。第四批支教团在漳县殪虎桥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在漳县团委和福建师范大学校团委支持下,支教团拍摄了宣传DV片《希望中的风景》、《韩川小学》,并借助福建广大媒体宣传,共筹集到了希望小学援建款14万多元,为了表达对支教团工作的肯定和感谢,漳县教育局将学校命名为“福建师范大学支教团希望小学”。此后的几年,支教团坚持援建希望小学,先后为希望小学修建了水窖、移动信号基站、护坡等。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承前启后,内引外联,依托母校在当地开展了“关爱西部一马当先”团日活动,联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织“一对一,课桌捐助”、“爱心鞋垫义卖”等活动。截至2010年12月30日,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们通过各种社会联系,共捐助了1419名贫困学生,资助学生的范围涉及漳县15个乡镇几十所中小学;组织倡议捐款总计百余万元,图书10万多册,衣服3万余件;在当地援建了支教团希望小学和福建师范大学支教团漳县教师培训中心,并为当地多所中小学校置换课桌椅。

      (三)立足文化交流,解放思想,摒弃陋俗,改变当地落后观念

      志愿者的到来,带去了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思想理念,对推动当地教育教学水平起到较大的作用,为当地教育教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支教成员通过下乡和社会实践,通过整理贫困生资料,通过与当地群众的深入交谈,耳闻目睹这里的贫困状况,也加深了对当地社会情况的认识,引起当地群众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支教队员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把先进的文化理念传达到西部。在西部,民众普遍缺乏基本的卫生和科学认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封建迷信和宿命论观点。支教队员通过耐心的劝说和讲解让当地民众接受了基本的科学观念并形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与当地人交流,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状况,提供帮助与建议,形成了良好的“涟漪效应”,并通过举办义演及联欢会,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另外,支教团深入考察调研,主动向当地政府部门提交调研报告,如《漳县基础教育现状》,为漳县当年的两基验收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2010年,支教团经过实地走访,了解到近几年来农民朋友的思想观念先进了,外出打工的人员多了起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也日趋增长,经过调研,支教团认为关爱农民工子女已势在必行。于是在2010年12月,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在当地团委、教育局的指导下,决定启动“阳光手拉手,微笑向明天”系列活动,展开新一轮针对农民工家庭的关爱活动,其中包括“安利彩虹计划”、“四族中学早餐工程 ”等,这些活动目前已陆续启动并取得较好的反响。

      (四)立足东部优势,调研宣传,外引内联,为经济发展献策献力

      西部教育水平的落后直接影响了西部经济的发展。对于支教团来说,提高西部贫困区教育发展水平正是改变西部落后面貌的一项有力举措。支教团也注重促进西部贫困地区卫生、农技、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立足东部优势,支教团积极调研宣传,外引内联,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如第三批支教团联系到美国慈善组织惠黎基金会,考查了漳县金钟镇的耗牛养殖项目和盐井乡的波尔山羊养殖项目,并争取让该基金会在漳县投资发展这两个项目,用项目的收益可持续性地资助贫困学生。与此同时,支教团积极帮助联系漳县劳务输出事宜,为漳县贫困农民寻找更多的致富之路。

      第四批支教团针对漳县实际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写了《漳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配合漳县团委,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系列的富有漳县特色的旅游开发项目,同时全力、合理地宣传漳县目前经济状况,力求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起到对东西部的爱心传递、资源互补的牵线搭桥作用。在支教团的指引下,各级媒体记者走访了漳县殪虎桥乡风景村、三牌村,以及漳县旅游圣地贵清山、雷公峡,了解了漳县丰富的旅游资源。此番调查、宣传对于带动漳县旅游资源开发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九届支教团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开拓了支教扶贫的新领域。如,向《意林》、《读者》等优质图书、杂志社发出了倡议,力图能达到图书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当地建立起流动的“微笑图书室”;联合麦田计划志愿组织共建西部爱心联盟。截止至2010年12月,这些活动都已陆续启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初,支教团通过携手福建本土企业开展“有爱就有阳光”为西部献爱心活动,募得资金共计三十余万元,同时积极向甘肃省委提出教育设施项目改建申请,力求为当地部分学校改善教育设施,为贫困学生解决生活问题,为部分村镇修建水窖,解决用水问题。

工作影响:多面宣传,广面辐射,树立榜样,引领新风

      (一)多面宣传,树立榜样,挖掘支教活动生动思想教育素材,使青年学生参加西部支教等志愿活动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西部九年的支教活动,在福建地区产生广泛的影响,近年来在福建师范大学校内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具有奉献精神,素质高,能力强的青年学生,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为西部支教做出了贡献,为师大赢得了光荣。通过西部支教纪录片展放、演讲座谈、橱窗、广播、网络、报纸、横幅海报等形式向广大学生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和相关政策,倡导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贫困地区服务的理念,与高尚同行,让青春绽放。

      福建师范大学,作为支教团的大后方,每年通过评选感动校园人物等活动,挖掘思想教育的生动素材,这其中不乏西部支教队员。如陈榕烽被评为2005“感动校园十大学生人物”,她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积极的现身说教引导鼓励青年投身到西部支教,投身到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中去。在广大青年学生中产生良好影响,又如福建师范大学“十佳大学生”张伟诗就于2006年8月赴甘肃支教,同时他也被选为由教育部、团中央、组织拍摄的并由国际导演唐季礼监制的电影《志愿者》的形像宣传推广大使,全国仅选有两名。

      (二)广面辐射,引领新风,在社会引起强烈凡响,唤起各界民众关注西部发展

      研究生支教团的几年支教活动被《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等重要媒体报道,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其中《光明日报》关于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西部支教活动的报道《走进更广阔的精神天地》,全文被选入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主编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实例选编》。

      福建师范大学支教团发挥支教的社会公益价值及良好的品牌效应,广泛吸纳社会资源,扩大支教成果,让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单位认识支教,以研究生支教为桥梁,参与到扶贫活动中来。例如,支教团在西部支教的行动引起了全省各界的强烈反响,每年社会上募捐所得资金达数万元。

工作体会:严格选拔,强化培训,以人为本,注重关怀

      (一)要严格选拔、强化团队培训,组建精英支教队伍

      福建师范大学采用“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统一面试、公平竞争”的选拔机制,严格选拔制度,规范选拔程序,保证选拔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采用个人自荐、学院推荐相结合方式,由校团委汇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成选拔小组,综合考虑专业成绩、奉献精神、身体素质、教学技能等方面因素,选拔坚持高标准,除了全部符合保送研究生的条件外,另外增加三个条件:学生党员、担任过最主要学生干部、德育积分为前20%,可说是优中选优来招募选拔志愿者。并确定一套内容全面、实效性强的培训方案,通过强化知识结构,学习业务技能和安全健康心理健康知识,针对性地了解当地民风民俗等培训,举行前后批志愿者工作交流会,共同探讨新一批支教团工作方向和要点,为新一批支教的顺利成行做好基础铺垫。

      (二)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健全支教保障长效机制

      高素质的支教队伍也需要强有力的管理保障机制。为做好研究生支教团各项管理保障工作,福建师范大学不仅制定了研究生支教团管理办法、工作手册、工作章程,对支教纪律做了明确的规定,还制定了每月工作汇报表,每位志愿者每月以书面形式或电子邮件向团委汇报一次,及时了解每位支教队员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让校团委与支教地架起一座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桥梁。同时,校团委做好服务工作,在支教团假期回来和返回时询问具体困难;平时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也会经常通过电话关心队员的生活工作情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志愿者们意气风发、激情如火,他们这些星星之火,必将成为燎原之势,点燃希望,照亮西部,与高尚同行,让青春绽放。

上篇:陈大姐和她的386封邮件——香港“苗圃行动”援建平凉市希望小学侧记 | 下篇:东方志愿者——记东方新闻网站团委书记靳慧
图标
Copyright ©  www.gsxwg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电话:0931-8121796 8121799 传真:0931-8121799 E-mail:gsxwb123@126.com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陇ICP备11000153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448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4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