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图标 服务项目 图标 新闻中心 图标 捐款方式 图标 爱心榜 图标 公益动态 图标 PPT在线 图标 信息披露 图标 市县传真 图标 法律法规 图标 文件库 图标 微公益
 
20周年专题
活动安排
工作纪实
市县传真
爱心典范
人物风采
图片报道
捐款方式
银行转账
邮局汇款
网上捐款
短信捐款
现场捐赠
市县传真 首页 >  20周年专题 >  市县传真
风雨二十载 爱心满天涯——武威市实施希望工程二十年综述
发布时间:2011-5-18 浏览量:

      武威,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要冲。2001年5月撤地设市,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4.7万人。聚居着汉、藏、回、蒙等38个民族。武威属西部欠发达地区,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特征更为明显,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总量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明显低于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薄弱。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56所,其中高中28所,中学119所,小学909所,需要援建改建农村小学122所;全市共有7-20岁青少年330144人,其中在校学生324040人。

      希望工程实施20年来,武威市各级团组织把希望工程当作救助失学青少年、发展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取得了显著成效。20年来,已累计筹资618万多元,救助失学儿童9000多名,援建希望小学23所,各类图书室60多个,救助不仅圆了许多失学孩子的读书梦,而且唤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在希望工程的旗帜下,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蔚然成风。

      一是多方位支持,社会氛围浓。希望工程从起步到实施的过程中,它的每一步发展都伴随着全市各级党政军领导的关爱和支持,市、县(区)均成立了以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为组长的希望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全市共有20多位市级领导,600多位县处级领导身体力行,为希望工程带头捐款,以实际行动带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希望工程的热情。全市广大团队干部把实施希望工程作为体现共青团工作职能、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党的助手作用的有效途径。我市希望工程除了共青团组织长抓不懈外,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教育部门把实施希望工程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结合起来,要求相关学校认真负责,严格把关,配合团队组织,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民政部门把救助失学青少年作为救济、助残工作的主要内容,每年从救济金中提出一部分款项用于支持希望工程。扶贫部门把实施希望工程纳入扶贫计划,把救助与扶贫帮困结合起来,把救助失学孩子列为扶贫任务。审计部门、物价部门、金融系统及宣传等部门也都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协助,为希望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便利,创造了条件。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也纷纷慷慨解囊,从名人到普通工薪阶层,从老人到孩子都纷纷捐款,他们用自己颗颗炽热的爱心点燃了贫困失学孩子心头的希望,希望工程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心工程”。

      二是多角度宣传,社会影响大。舆论宣传为希望工程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丰富鲜明的主题活动为希望工程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希望工程实施机构除了利用自办的《希望工程简讯》、网站和团属舆论阵地进行宣传交流外,还十分注重利用大众传媒和载体活动,对希望工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在全市构筑起了“报刊有文、广播有声、电视有影”的立体化宣传格局。20年来,通过武威日报、武威电视台、武威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报道希望工程信息780多篇(次)。市希望办还设计编印了《希望》画册,拍摄了《希望工程巡礼》专题片,在《武威日报》推出希望工程理论文章、公益广告等进行宣传,扩大了社会影响,为顺利实施希望工程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使希望工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团市委先后组织开展了以“城乡小伙伴手拉手”、“百万爱心在行动”、“奉献一颗爱心”、“‘98希望工程志愿者劝募行动”等为主题的捐款活动,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献爱心高潮。设计和组织了“希望工程记者采访团”、“老干部为希望工程献计献策座谈会”、“手拉手奔向新世纪希望工程文艺晚会”、“城乡希望工程手拉手”等一系列活动,较好地宣传了希望工程。

      三是多渠道筹资,社会效益好。多年来,全市各级团队组织和希望工程实施机构以“让所有的孩子们都上学”为目标,坚持“立足本市,面向全国,内外结合”的筹资方针,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积极争取有关单位、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不断扩大救助规模,形成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和特点,探索形成了资金救助、结对救助、援灾救助、厂县挂钩救助、校校结对救助等救助资助模式。

      四是多制度齐管,社会信誉高。“管理是希望工程的生命”。希望工程的每一分钱都凝聚着捐资者的爱心,必须保证用在实施希望工程的事业上,并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为此,市希望办在接受捐赠、确定资助对象、对口援建希望小学、捐受双方联系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和工作章程,并通过联查、检查、审计、通报、奖励等一系列措施加以贯彻,做到了希望工程整体运作上的一致。为抓好希望工程管理,我市坚持练内功,建立了“六建六保”制度:一是建立失学或即将失学的少年儿童档案,保证失学少年儿童能得到有计划的救助;二是建立基金管理发放制度,保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三是建立救助学生档案,对受助学生颁发《救读证》,保证堵塞救助环节上的漏洞;四是建立定期跟踪复查制度,保证应该救助的学生能得到及时救助;五是建立定期复信制度,保证捐受双方建立牢固的联系;六是建立定期审计制度,自觉接受审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保证这项工作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并在每年1月至3月统一组织开展一次“希望工程社会监督日”活动,向社会公布希望工程的实施情况,并欢迎各方面人士咨询,进一步规范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由于有了完善健全的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使希望工程沿着规范化的轨道健康发展。

      20年的回望是为了把眼光放得更远,回顾20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受到:希望工程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广大团干部的拼搏奋斗。有了全社会的关心支持,美丽的“大眼睛”一定会充满希望的光芒。

                                                                                                 

                                                                                        武  威  团  市 委

                                                                                        2011年5月13日

上篇:希望工程托起大山深处的希望——定西市实施希望工程二十年工作纪实 | 下篇:庄浪县举行希望工程实施20周年表彰大会暨贫困优秀大学生“圆梦”助学启动仪式
图标
Copyright ©  www.gsxwg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电话:0931-8121796 8121799 传真:0931-8121799 E-mail:gsxwb123@126.com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陇ICP备11000153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448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448号